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党委“13336”发展思路,扎实推进有组织科研体系建设,3月25日上午,理学院在聚核楼517会议室召开科研团队阶段成果汇报会。学院党委书记李俊杰、院长孙兴华、副院长关金玉、金占双出席会议,与博士教师及科研团队骨干40余人共商发展大计,通过成果展示、经验交流、难题会诊等形式,系统各团队运行情况以及梳理进展中存在的问题,共促科研创新再上新台阶。
会上,就2025年度省自然基金申报政策和注意事项进行重点解读并提出具体建议。同时,对校级科研项目申报指南的优化方向作出说明,鼓励教师立足基础研究、瞄准学科前沿,积极参与多层级科研布局。随后,电化学储能、材料合成与可再生能源利用、多功能纳米材料、协同催化与能源、薄膜材料创新、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探究和基础数学教育研究团队负责人依次汇报建设进展,围绕研究方向凝练、阶段性成果、现存问题及未来规划展开深入交流。汇报显示,团队在项目申报、高水平论文发表及指导学生参赛等方面均取得突破性进展。
会议强调,科研团队建设对学科发展起着重要支撑作用。各团队需进一步凝练特色方向、深化交叉融合,通过“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模式加速青年人才成长,为冲击高水平科研成果奠定基础。
会议要求,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科研攻关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建+科研”双融双促模式破解发展难题。一是强化有组织科研,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优化布局;二是完善团队激励机制,营造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三是夯实基础研究,力争在各类自然基金立项数和质量上实现双突破。
本次会议通过“汇报+研讨”形式梳理成果、研判方向,为学院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将紧抓机遇、协同发力,为推进学科建设和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