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际科研合作再添硕果,我院教师在光催化固氮合成氨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我院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青年博士教师贾晓伟与东北师范大学邢艳教授团队在光催化固氮合成氨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相关成果以“Heteropoly blue-modified ultrathin bismuth oxychloride nanosheets with oxygen vacancies for efficient photocatalytic nitrogen fixation in pure water”为题,发表于化学领域国际顶级学术期刊《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JCR 1区,中科院1区,影响因子9.4)。河北北方学院为论文第二完成单位,贾晓伟为通讯作者,这标志着我院在深化校际科研合作再上新台阶,也充分彰显了我院在能源材料领域的科研实力。

图片1.png

本工作创新性地采用静电自组装方法,将杂多蓝(r-PW12)纳米粒子负载在具有氧空位的超薄氧氯化铋纳米片(BiOCl-OVs)表面,制备了一系列r-PW12/BiOCl-OVs异质结复合材料。BiOCl-OVs的超薄二维结构作为一种稳定的载体,不仅抑制了r-PW12纳米粒子的快速聚集,还增强了r-PW12和BiOCl之间的界面接触。在模拟太阳光下,最佳的r-PW12/BiOCl-OVs 在纯水中表现出33.53 µmol g-1 h-1的优异光催化N2固定效率,且无需牺牲剂和助催化剂。本工作为进一步合理构建杂多蓝基异质结用于高性能固氮合成氨提供了一种有前途的策略。

将来,理学院将继续贯彻落实学校“13336”发展思路中的科研强校战略,持续秉承有组织科研、带团队的建设理念,进一步深化“开放融合”,促进科研团队向纵深拓展。本研究成果的发表为理学院后续开展协同攻关提供了成功范例。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jcis.2024.07.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