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系统总结2025年度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并交流科研团队近期进展,理学院于6月30日下午在聚核楼517会议室召开“2025年6月份科研团队阶段成果汇报暨省自然科学基金总结部署会”。学院党委书记李俊杰、院长孙兴华、副院长关金玉,金占双出席会议,全院科研团队负责人及骨干教师40余人参会。会议由金占双主持。
会上,金占双对学院2025年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申报评审情况进行总结与剖析。他揭示了当前学院申报书存在核心科学问题凝练不够前沿聚焦、高水平成果及预实验数据支撑不足、逻辑链条或实验可行性论证尚有缺陷和实质性交叉融合与青年骨干作用发挥不够四大短板问题。他强调,这些问题深刻反映了学院在科研核心竞争力上与省内一流院校存在的差距,必须引起全院高度重视和深刻反思。随后针对2026年省基金申报工作作出了部署,要求各科研团队要系统谋划、精细论证、优化梯队,提升学院整体学术声誉和竞争力。随后,各科研团队负责人依次汇报了6月份阶段性研究成果。
孙兴华从学院战略发展全局出发提出三点核心要求:一要锚定战略方向,强化有组织科研布局,将资源向战略重点领域和重大潜力方向倾斜,集中力量培育省级以上重点平台和项目,推动实质性跨团队协同攻关;二要汇聚一流人才,构建可持续发展梯队,坚持“引育并举”,培养青年骨干,落实“老中青传帮带”;三要深化协同融合,赋能学院核心使命,破除学科壁垒促进资源共享,推动科研成果反哺教学,并压实目标责任,聚焦高水平论文、省部级项目与科技奖项突破。
李俊杰围绕思想引领与组织保障提出要求。他强调,一要提高政治站位,把准科研航向,自觉将研究方向融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精准对接省、市政策导向。二要夯实组织堡垒,激发队伍活力,要求党员干部深入一线解决实际困难,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关注青年教师压力疏导,激发爱岗敬业的热情。三要涵养崇高精神,净化学术生态,大力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严守学术诚信底线,坚决反对学术不端和“圈子文化”,维护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
本次会议以问题为导向,深刻剖析了省基金申报的症结,明确了未来科研工作重点和2026年省基金冲刺路径,为全院教师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奋力攻坚奠定了坚实基础。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将深刻领会会议精神,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全身心投入科研创新与项目申报,为学院科研实力跃升和高水平理工科学院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