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院简介
办学历史
河北北方学院理学院成立于2005年,由始建于1956年的张家口师范专科学校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始建于1945年的张家口医学院基础医学部、始建于1923年张家口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基础农学部组建而成,办学历史悠久。
学院的基本情况
现有教职工102人,其中专任教师84人,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43人,博士9人,硕士58人,在读博士11人,现在校生1116人。学院下设办公室、教学科研科、学生管理科;现有公共数学教学部、公共物理教学部、公共化学教学部;有数学、物理、化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新能源、应用化学7个系和数学、物理、化学3个实验教学中心;应用化学、现代光学、新能源科学与技术三个研究所;基础数学、有机化学、物理学为校内重点学科;应用化学实验室是学校重点实验室,应用化学为学校创新团队;其中数学分析、高等数学、解析几何、高等代数、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电磁学、电子线路、光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10门课程是学校的优秀课程;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物理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化学、应用化学、智能科学与技术8个本科专业;实验教学中心下设37个实验室,现有仪器总台数2700台,固定资产2千8百余万元。
教育教学质量
学院长期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求发展,以适度规模求效益,以特色求地位的办学思路,学院现已成为颇具规模,设施齐全,师资雄厚的二级学院。悠久的办学历史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毕业生,他们秉承学校的优良传统,不惧艰苦,扎根基层,立足岗位,勤奋工作,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他们中许多成为党政领导干部,有的成为学者、专家、教授、学科带头人,及企事业单位的骨干力量。如:李军1989届化学教育专业毕业生,现为张家口市第六中学校长;高发明1987届物理教育专业毕业生,现为燕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环境和化学工程学院院长;邢志亮1994届物理教育专业毕业生,现任张家口市桥西区教育局局长。
近几年本科毕业生考研率达30%,其中50%的学生考入“985”“211”院校。
优化专业学科布局,打造特色专业学科
学院坚持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内涵建设为核心,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课程体系改革为突破,以人才培养为根本,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逐步形成结构相对合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学科专业体系,综合办学实力不断提高。学院为全校各专业提供数理化基础教学的同时,充分发挥师范类传统学科专业优势,坚持稳步提高现有本科教育专业办学水平,立足为地方中小学培养优秀教师人才;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促进“政产学研用”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科专业综合优势,促进学科专业向应用技术型转变,以应用型本科专业为重点,逐步发展研究生教育。学院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京张筹办冬奥会、张家口建设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区重大战略机遇,积极主动对接区域经济发展的各项任务,不断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的水平。
科学研究服务地方
学院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技厅、教育厅项目70余项。发表论文1500多篇,其中100多篇论文被SCI、EI收录。主编和参编教材40部。获省级教学和科技成果奖20项。其中典型群及其应用、混沌及其应用研究成果居国内外前沿。
加强与兄弟院校、企事业单位广泛交流合作。我院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北京大学、北京燕山石油化工研究院进行学术交流,合作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学院先后与张北“国家电网风光储输示范基地”、“北京京仪集团涿鹿光伏材料有限公司”、“英利集团”、“运达风电”、“张家口自来水公司”等省内外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机制。
学院注重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与张家口市多所中小学及“英利集团”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
从2011年开始先后承担多期国培、省培计划,为地方培养500名中小学数学骨干教师。
培养具有创新型的应用人才
以培养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重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顺应向应用技术型转型发展的要求,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京张冬奥会、张家口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区以及云数据中心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为核心,努力构建满足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管理模式,着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学院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创业计划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数学竞赛等重大赛事中多次荣获国家和省一、二、三等奖,参加首届河北省高等学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获一等奖。
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我院已与张家口工人村小学、张家口康乐老年公寓等单位建立了志愿服务基地。2011年我院被河北省民政局、河北省残联授予“河北省志愿助残示范基地”。